需要快速收录的请联系QQ:2303230985
当前位置:SEO网站目录 » 搜索结果 » 北京

  •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家确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秘书处所在地,是世界著名艺术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至今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1950年4月2日,召开了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中央戏剧学院现有两个校区,东城校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昌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中央戏剧学院设表演系、导演系、舞台美术系、戏剧文学系、音乐剧系、京剧系、歌剧系、舞剧系、戏剧教育系、戏剧管理系、电影电视系、戏剧学系、数字戏剧系。本科专业设置有:表演专业、曲艺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录音艺术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学专业、音乐剧专业、戏剧教育专业、艺术管理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院具有艺术学、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www.chntheatre.edu.cn - 2024-12-26 - 收藏
  • 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家检察官学院,隶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国检察系统的最高学府,是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检察人才的专门机构,是检察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学院前身系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9年创办的中国高级检察官培训中心,1991年更名为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1998年再次更名为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现有沙河、香山两个校区。沙河校区位于昌平区,面积320亩,香山校区位于石景山区,面积60亩,合计年均培训规模1.6万人。学院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最大教室可容纳600人,配备有图书馆、研讨室、体育馆、网球场、健身房等教学设施。 国家检察官学院现有180多名教职工。教师55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34人具有博士学位。同时,聘任了82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教授、136位全国和省级检察业务专家为学院的检察教官。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设立了28个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同时,学院选择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检察院作为教学实践示范基地,推动教学科研与检察实务资源互补互促。 国家检察官学院的培训任务主要包括:承担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省、市级检察院班子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内设机构负责人,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地方检察院部分业务骨干和检察师资培训,承担初任检察官统一职前培训和晋升高级检察官培训等。由学院主办的中国检察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是集学习服务、培训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于一体的检察教育网络学习和管理平台,基本实现检察人员全覆盖培训。

    www.jcgxy.org - 2024-12-26 - 收藏
  •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现有18个院(系),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9800余人(其中博士17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700余人,学历留学生360余人。

    https://www.buct.edu.cn/ - 2024-12-23 - 收藏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师资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于2015年建设启用,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行业领军高校。20世纪60年代,学校成为全国64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以来,是首批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90年代以来,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https://www.cup.edu.cn/ - 2024-12-23 - 收藏
  •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是由教育部主管主办、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承办,全国大学生参与,全国高校依照“共创、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栏目共建、活动联办、服务共享”的方式合作共建的公益性、综合性门户网站。 目前网站拥有注册会员1344余万,新媒体粉丝数量达到2400余万,在全国600多所高校建设了校园网络通讯站,品牌活动覆盖全国3000多所高校。 中国大学生在线始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目前已形成以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高校思政网、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教社)、中宣部等四部委指导开展的高校思政类重点公众号建设项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核心的“两网两中心一重点项目一秘书处”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格局,建立了一条面向大学生、辅导员及思政工作队伍、思政工作机构的思政工作全业务服务链条。 中国大学生在线秉承“点亮青春、成长相伴”的建设理念,坚持“大学生在线大学生办”,致力成为国内最大最受欢迎的网络思政全媒体传播平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重要策源地、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职业成长可靠共同体、高校网络育人咨询机构。

    https://dxs.moe.gov.cn - 2024-12-20 - 收藏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陕北公学时期,毛泽东同志非常关心学校办学工作,先后十次来校发表演讲,他曾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刘少奇同志出席学校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新中国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这是“新中国的完全新式的高等教育的起点”。学校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以培养马列主义理论人才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办学特色和优势: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创办新型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和缩影,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的总数共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表现优异,继续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理工学科按照“卓越的基础学科”定位不断优化布局并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学校创新交叉学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人才荟萃、名家云集。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有22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有13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6人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56人,其中教授801人,副教授751人。 社会贡献和影响: 从陕北公学时期至今,学校共培养了38万余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新中国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第一位博士,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博士,第一批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专业的博士皆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均出自人大人之手。进入新时代,学校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在学学生28224人,其中本科生11749人、硕士生11400人、博士生5075人。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引领性贡献,新中国的经济学、法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创立并走向全国。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校主持构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经济学学科建设共同体”、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等平台,开设了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截至2024年1月,学校同61个国家和地区的312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参与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致力于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成为国家重要智库。学校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参与了新中国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所有重要法律,以及历次财税体制改革等国家重要方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经中央批准,学校设立了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全国首家党史党建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成为首批试点建设的国家高端智库,2019年在首次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成为唯一一家进入第一档次的高校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和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https://www.ruc.edu.cn - 2024-12-20 - 收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80个本科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后,拥有36个一级学科(其中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交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突出特色、质量和贡献,明确“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学科带头人体系,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高峰学科占博士点比例超30%,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理工文医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续引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国防科技主干学科稳居国内一流水平。 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6155人,其中专任教师3109人。专任教师中,79%具有高级职称,84%具有博士学位。入选各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657人次,其中在校工作两院院士35人,领军人才267人次、青年人才355人次,国家级创新团队45个。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完善“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三位一体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设立“立德树人奖”作为最高荣誉,连续6年评选表彰74位师德楷模。 现有在校生37706人,其中本科生16328人、研究生20256人、留学生1122人。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提出了“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四强”模式,持续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学生工作相互浸润、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教学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2个。建立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6个。名师、名课、名教材和教学成果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9名、教学团队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4门,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4门,获国家级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奖3项,12项成果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学校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强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制”改革,建设国家首批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施“未来空天领军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与协和医学院共建“协和医班”,开设“国际卓越工程师试验班”。打造“基础教学、校内竞赛、国内平台、国际舞台”四位一体的学生科创体系,连续33年举办北航“冯如杯”竞赛,吸引了9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点亮学生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索能力。本科生“冯如三号”无人机团队两创世界纪录,学生大型综合项目“北航4号”临近空间火箭动力飞行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项目主星“北航亚太一号”先后成功发射。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8届捧得“优胜杯”,3次获最高荣誉“挑战杯”。近年来,学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大部分省份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5‰,部分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前9名。 学校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突出“四个面向”,坚持“四大”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强化纵向创新链、横向交叉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牵头承担“机载”“高分”等百余项重大任务,在无人机、增材制造、发动机叶片涂层、紧缩场、电磁兼容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啃下“硬骨头”,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十五”以来,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80项,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科研成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发动机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学校持续深化“UPS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全域全方位的全球北航工作格局。拓展和深化与国际著名高等学校、一流研究机构、知名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成立及加入了“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T.I.M.E.)”“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国际宇航联合会”等13个国际大学联盟及学术组织。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历经18年发展,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典范”。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悉心指导和浙江省全力支持下,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中法航空学院,扎实推进中法航空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高水平、精英式、本硕贯通的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范式。成立费尔北京研究院、中法未来城市实验室、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德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等41个高端国际教育科技合作平台。获批成立1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大力实施“远航计划”,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校际学生交换、海外实习以及国际暑期学校、科技竞赛、文化交流等形式,全力推动我校学生参与国际化培养、丰富海外经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

    https://www.buaa.edu.cn - 2024-12-20 - 收藏
  •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港澳地区招生。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学校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490万余册,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图书文献资料藏量居国内高校前列。民族博物馆藏有5万余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已经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学实践基地。

    https://www.muc.edu.cn - 2024-12-18 - 收藏
  •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学校现有文学系、导演系、摄影系、电影学系、影视技术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院系及研究生院和基础部,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长片、动画片长片创作的院校。

    https://www.bfa.edu.cn - 2024-12-18 - 收藏
  •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7年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作为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院校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为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院校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23个研究所(院、基地)、6家医院、7所学院、56个创新单元,集医教研防产为一体的国家医学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www.cams.ac.cn - 2024-12-18 - 收藏
共 100 条«12345678»

推荐站点

  • BOSS直聘BOSS直聘

    BOSS直聘是权威领先的招聘网,开启人才网招聘求职新时代,招聘求职找工作,上BOSS直聘,直接谈!

    https://www.zhipin.com
  • 国聘招聘平台国聘招聘平台

    国聘招聘平台集成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等主渠道,通过多终端互联呈现,为企业提供信息发布、简历管理、线上笔面试、网络测评、云端咨询、背景审核等“一揽子”综合服务;为求职者提供信息真实、功能完整、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的平台界面;用放心、专心、热心的服务,高效匹配用人单位和求职者。

    https://www.iguopin.com/
  • 就业在线就业在线

    就业在线平台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建设的国家级招聘求职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旗舰店”,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实现招聘求职信息实时、全面汇聚、共享和发布,支持跨区域、跨层级开展招聘求职服务。

    https://www.jobonline.cn/
  • 兼职猫app兼职猫app

    兼职猫是一个真实、可靠的兼职招聘平台,为广大学生、蓝领免费提供安全、靠谱的兼职工作信息,帮助求职者快速找到适合的岗位,找兼职就上兼职猫。

    https://www.jianzhimao.com/
  • 青团社兼职青团社兼职

    青团社兼职——找兼职,招兼职,全国大学生免费兼职服务平台。青团社兼职是国内首家免费兼职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海量安全兼职招聘信息,有高薪兼职、日结兼职、附近兼职、周末兼职各类兼职模块。更与世界500名企强强联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兼职岗位。青团社兼职免费赠送兼职保险,为每一位兼职用户提供安全保障。找兼职,上青团社兼职!

    https://www.qtshe.com/